![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建筑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b77/b357/651b/7e00/0808/newsletter/D78a.jpg?1585388396)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建筑图, 具体的, 砖](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b3d/b357/658b/c300/034e/medium_jpg/D61b.jpg?1585388342)
马岔村位于甘肃省会宁县,属于干旱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村里日常饮用及灌溉用水极度匮乏,但土资源却很丰富,当地的传统民居多以生土为主要建材。建造工艺基本为土砖砌筑,传统夯土,草泥,配以木结构屋架。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建筑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bbf/b357/658b/c300/0352/newsletter/D89.jpg?1585388470)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建筑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aee/b357/651b/7e00/0802/newsletter/D37a.jpg?1585388258)
村民活动中心的选址位于一个大约呈20°度左右的退台式山坡上。山坡面东,朝向山谷,视野开阔,景色壮丽。空间功能被设置为一个开放的可供集会与看戏的场院和四个相对独立的土房子:多功能室(含有培训,展示,阅览,会议等功能),商店,医务室和托儿所(含一个小厨房)。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ca0/b357/658b/c300/0358/newsletter/%E8%B5%84%E6%BA%90%E5%88%A9%E7%94%A8%E6%94%B6%E9%9B%86.jpg?1585388694)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建筑图, 具体的](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bcd/b357/658b/c300/0353/newsletter/D91.jpg?1585388484)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建筑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ba1/b357/658b/c300/0351/newsletter/D85.jpg?1585388439)
在空间组合方式上,我们借鉴了当地民居传统的合院形式,并尽量结合基地的退台现状,将四个夯土房子设置在不同标高,围合出一个三合院,开口面向东侧的山谷。所有的建造用土完全在现场采取,取土过程本身也是对场地的修整。我们希望这几个土房子就像在地里生出的土块,可以自然地融入到当地的空间景观之中。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建筑图, 表皮](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b18/b357/651b/7e00/0804/newsletter/D45.jpg?1585388301)
除了商店,其他三个土房子的屋面全部处理成当地通常采用的单坡形式,以便在雨天将屋面珍贵的雨水汇流至院子里,并经过退台,最终收集在基地标高最低处的水窖中。同时我们也在中心的入口处设置了一个小型的风力发电装置,产生的电量可以满足中心大约一半的日常用电需求。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建筑图, 表皮](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c0d/b357/651b/7e00/080d/newsletter/qu09.jpg?1585388546)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室内图, 木头](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b4c/b357/651b/7e00/0806/newsletter/D73.jpg?1585388353)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室内图, 木头, 隔断](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b5c/b357/651b/7e00/0807/newsletter/D74.jpg?1585388369)
作为一个慈善项目,这个中心有着特殊的建造组织方式,没有专业的施工人员,十来名当地村民是整个项目施工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中心的建设者也是使用者。另外,在无止桥慈善基金的组织下,近百位来自内地,香港及海外的无止桥志愿者也分几批参与到施工建设之中。活动中心的建成是他们与村民共同劳动的成果。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21 的图像 2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b26/b357/658b/c300/034d/newsletter/D50.jpg?1585388317)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22 的图像 2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b07/b357/651b/7e00/0803/medium_jpg/D43.jpg?1585388286)
当地村民千百年来生活于土房之中,他们对土房子曾经有着天然的认同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认同感也不断地受到冲击。而现在,这种认同感正逐渐回归。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建筑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c18/b357/658b/c300/0356/newsletter/qu11.jpg?1585388559)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 土上建筑工作室 - 建筑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e7f/1bb0/b357/651b/7e00/080a/newsletter/D86.jpg?1585388454)